用青云QingCloud 基礎設施部總監(jiān)馬志強的話來說,青云QingCloud 推出的 SD-WAN 就是延續(xù)當年做公有云服務時的精髓——秒級調度和靈活資源調配,把事情做到極致;正是出于對格物致知精神的追求,青云QingCloud 將旗下的 SD-WAN 軟件定義廣域網服務命名為“光格網絡”。
“光格網絡將全方位覆蓋企業(yè)的廣域網需求,幫助企業(yè)在云端、數據中心和企業(yè)分支三者之間實現任意互聯,提供高品質的網絡連接服務。結合青云QingCloud 產品與服務,打造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,輕松實現混合云組網。”馬志強說,“我們希望用軟件重新定義 ICT ,為用戶提供極致體驗的云網一體化服務。”

1、化解網絡難題,SD-WAN 助力企業(yè)上云
從來沒有一種組網技術,能像 SD-WAN 這樣席卷而來。按照 IDC 推出的報告,預計 2021 年 SD-WAN 市場達到 80 多億美金,每年增長速度接近 70%;Gartner 的預測也同樣樂觀,其認為 SD-WAN 從 2020 年開始全面超越傳統(tǒng)組網方式,會成為企業(yè)分支組網時所用的主要技術手段。
SD-WAN 快速崛起的背后是企業(yè)用戶對于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。馬志強表示,企業(yè)用戶對云的接受程度非常高,各種各樣的應用都在往云上部署;同時,企業(yè)分支機構不會停留在原來的場景下,信息化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必然;隨著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的發(fā)展,云網端一體化也成為組網的必要的條件。
企業(yè)用戶對于網絡的需求不再僅僅是傳統(tǒng)的帶寬和專線,要想匹配業(yè)務發(fā)展,網絡一定要強,業(yè)務體驗一定要好。
“青云QingCloud 希望踏踏實實把云做好,我們發(fā)現企業(yè)上云過程中會遇到一個障礙——網絡問題。”馬志強說。
在他看來,企業(yè)用戶面臨的網絡問題主要有三點:
第一,網絡不可控,通過命令行配置的硬件設備本身十分脆弱,容易導致網絡故障,通過互聯網固定接入的虛擬專線,更是質量無法預測和保障,網絡不可控,業(yè)務體驗不可控;
第二,響應速度慢,傳統(tǒng)專線下的組網,網絡就緒需要 2-3 個月,寬帶擴容需要以月為單位,網絡團隊永遠是反應最慢的;
第三,成本高,昂貴的硬件,傳統(tǒng)的固定寬帶專線,大規(guī)模組網中所耗用的成本讓 IT 部門壓力山大。”
2、極致云網體驗,分鐘級構建廣域網
也正是看到了這些問題,青云QingCloud 延續(xù)了當年做公有云服務時的精髓——秒級調度和靈活資源調配,推出了分鐘級構建廣域網的 SD-WAN 產品——光格網絡。
在馬志強看來,青云QingCloud SD-WAN 的特點非常鮮明,那就是簡單、彈性和可視可控。
據他介紹,只需要三個簡單步驟就可以把這張網建立起來:第一步,把終端寄給企業(yè);第二,連上網線;第三,云端簡單配置,立即上線。
在彈性方面,把主動權交給客戶,按照客戶的需求調整帶寬,這將極大降低企業(yè)的網絡成本。
可視可控方面,完全改變了過去網絡的“黑盒子”狀態(tài),青云QingCloud 把全套產品開放出來,讓用戶可以清楚的看到網絡的組件和狀態(tài),如何控制,一目了然。把簡單留給客戶,把復雜留給自己。簡單易用的光格網絡背后,是青云QingCloud 大道至簡的產品組件設計。
據悉,光格網絡的產品方案非常簡單,只有集中控制器、骨干網和終端三個組件。
集中控制器,可以說是 SD-WAN 的大腦,它會部署到云端,控制所有的業(yè)務邏輯;骨干網,則是通過與基礎運營商進行合作,構建可靠、高效的連接;光盒則是自主研發(fā)的終端產品,相當于放在客戶側的小衛(wèi)星,讓用戶可以非常便捷的將業(yè)務拉到云端。
也正是通過三大組件的協(xié)作,最終實現了即插即用、按需調度和靈活接入,“客戶只要插上網線就可以,不需要配置,系統(tǒng)會自動設置最優(yōu)方案。”
在終端側,青云QingCloud將推出三種規(guī)格的硬件產品,分別滿足不同階段的用戶需求。其中,易捷版設備主要面向小型連鎖機構,標準型產品疊加了 4G 端口,實現有線無線雙鏈路冗余。
3、三大應用場景,軟件重新定義 ICT
馬志強表示,青云QingCloud 的光格網絡先期將鎖定三大應用場景。
首先,快速實現混合云組網,一鍵直達云業(yè)務。面向青云QingCloud 的公有云或者托管云客戶,用戶只要業(yè)務部署在云端,不需要采用原來的傳統(tǒng)路線,更不需要申請專線,只需要將盒子插上網線,便可實現分鐘級連接到云端,從原來 1-2 個月交付到現在分鐘級交付,上云的網絡障礙基本消除了。
其次,構建企業(yè)專屬廣域網,輕松實現分支互聯。用 SD-WAN 的方式實現分支機構與公司總部以及骨干網之間連接,用軟件方式來定義原來復雜的廣域網,實現所見即所得。
第三,基于桌面云組網,企業(yè)總部與分支協(xié)同辦公。用戶可以將終端直接插到光盒上,就能實現 SD-WAN 連接,如果客戶在云端部署青云的云桌面、云視頻業(yè)務系統(tǒng),更可以交付 ICT 全棧云服務。
馬志強強調,給客戶提供 SD-WAN 服務,不是賣給客戶一個設備,而是要幫客戶解決問題,保證服務可用。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,青云QingCloud 打造了動態(tài)骨干網、自主多線 BGP 互聯網出口、混合云合作伙伴、SD-WAN 控制器、SD-WAN 接入終端等六大組件。
“這些組件不是獨立的個體,而是相互協(xié)同。對于 SD-WAN 設備廠商而言,他們并不具備骨干網、動態(tài) BGP、云網端的能力,只能給用戶提供硬件設備;對于傳統(tǒng)運營商而言,其自主研發(fā)能力尚待提高,而且面臨著左右互搏的市場風險。
SD-WAN 在國內剛起步不久,還有很多業(yè)務場景尚未出現,必須有自主研發(fā)的能力,才能為客戶定制更多好的應用場景。而這正是青云QingCloud 的強項,可以從云網端一體化的角度,從服務的形式給用戶提供廣域網連接服務。”馬志強說。
“如果說云是軟件定義 IT,光格網絡將是軟件重新定義 CT,將青云的一鍵式交付、秒級計費的新理念帶入到了云端和終端,真正實現了云網端的一鍵連接。青云QingCloud 將 IT 和 CT 以全新的方式融合在一起,就是要用軟件重新定義 ICT,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云網一體化服務。”馬志強最后說到。